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东陆大学才子俞荣宣

东陆大学才子俞荣宣

关键词:俞荣宣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俞荣宣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lulia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316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东陆大学才子俞荣宣

     父亲俞荣宣(1901~1960),字崇哲,生于云南省陆良县一书香之家。自幼好学,为人正直,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云南省最高学府东陆大学(后改为云南大学)政治经济系第一班。入学后深受名师袁丕右(清末状元袁嘉谷之子)器重,毕业名列榜首(学校勒毕业榜石碑立于校园)。
    因品学兼优,毕业后经学校推荐、云南省督军唐继尧批准,公费选派华北诸省游学考察,至山西太原逢我们的三祖父俞国琛(清末举人,定居太原之文士学者)留其暂住,谈文论史,并受山西并州大学聘教文史年余。返滇后1930年,经时任云南省主席龙云秘书长袁丕右向龙云引荐,在省政府秘书处任科员、科长,抗日战争中期任省人事室主任。抗战胜利前夕为照顾家庭实际困难,更为将晚年余热献身故乡、兴办教育,培育国家复兴后的建设人才而辞官返乡。
    在云南省政府工作期间,勤勤恳恳、尽职尽责、廉洁奉公,在掌管全省人事权期间,其家庭经济十分困难,子女失学失业,但父亲从未利用职权为家庭及子女谋过私利。反之,他最为关注的是子女的思想、道德及文化修养,除亲自辅导子女学习文化之外,还常对他们讲述岳飞、文天祥、郑成功以及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等等民族英雄的故事,并用中国古典诗文教我们爱国(如读《满江红》)、教我们坚定意志(如读《愚公移山》)、教我们为人(如读《陋室铭》)、教我们观察事物(如读《塞翁失马》),使我们身心得以健康成长。父亲在繁重的工作中、在完成任务的前提下,还挤出时间接受昆明市女子一中特聘讲授文史课,通过讲课使学生了解祖国数千年文化历史、科学创造、民族气节等,树立爱国主义思想、坚定抗战必胜信念。也从讲课津贴中弥补家庭经济困难之万一。父亲的教学艺术、爱国热情深令学生敬佩。
1938年,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,祖父在家乡病逝,父亲及时回乡奔丧,丧后接受弟弟意见,弟兄三人分家。在众多亲友参与公证的分家会上,父亲首先表态不能让子孙依赖祖业生活而不思进取,要发扬俞氏家族世代相传之“自强不息、勤恳创业”的家训。只要了祖房数间、水旱田地各一亩,其余家产田地、庄稼租佃等均分给两个弟弟。七口之家从此全靠工资、兼课收入,以及自耕两亩水旱田地来维持。在那连续不断的战争年代里,货币贬值、物价上涨、生活清贫可想而知,虽曾多年为官,却从未为家庭子女谋过私利,没有分文片瓦的积蓄,从来布衣长衫两袖清风。曾有一位亲戚当面指责:“你是个好人,但好到无用的地步了,要是我有你的学位、职位,那可以在云南红过半个天来”。而他只是摇头而笑,不与其争论。但其他众多亲友则称赞道:“你是个好人,两袖清风度一生、一身正气留子孙”。以言传身教育人,淡泊名利律己是父亲为人之根本,为官愿贫乃为廉。
   在返乡办学期间,开始任县教育局长,为加强县立中学师资力量,在一九四六年底至一九四七年初,通过思想进步、在昆明女中任教亲戚杨守笃,聘请了有教学能力的进步青年高天鹏、陈静、戴德昌等六七人到陆中任教,杨守笃也到陆中任训导主任,教学质量迅速提高。校园内革命歌声不断,学生自治会组成、民主讲台、壁报等等出现,民主空气日趋浓厚,进步与反动的斗争也日趋激烈,陆中进步师生在杨守笃等的带领下,先后上龙海山打游击。父亲也因不愿与地方权贵和反动势力合流而遭受排挤,由县教育局长而县中校长、再而县中文史教员。尽管如此,他还是全心全意投入授课,足见其淡薄名利、志在育人,每逢他讲课时,慕名听课者来自四面八方,挤满教室内外,为满足听者,还在室外装了喇叭,可见知音之众,也说明父亲的学识和教学方式能动人心弦、招来知音。他在这段时间里,进入教室就精神饱满,全身心投入授课,而出了教室,在政治、经济双重重压下则难免气闷心烦,常叹道:“我现在是‘山重水复疑无路’了”。
   然而,历史总是在前进的。一九四九年底,卢汉宣布云南和平起义,陆良响应,父亲积极参与。在欢迎解放大军南下的迎军活动中,他亲自作书迎军楹联,受到解放大军入滇,路经陆良的宋(任穷)陈(赓)首长赞赏。遗憾的是年代远久,楹联早已散失,内容也难以回忆。陆良县建立县人民政府,他自陆中教员受聘任县人民政府第一任秘书,解放后的一切新生事物,使父亲精神大为振奋,每逢县里大集会,他都带头并指挥高唱革命歌曲,经常自背背包雨伞与县直机关人员下乡支农,与农民同吃、同住、同劳动,还受聘任县直机关事业单位业余中学语文教师,白天工作,晚上教书,从不言累言苦,深受大众爱戴。五十年代,到昆明进西南革命大学学习期间,见到在昆明工作的长子,兴奋地说:“解放前,我消极的认为‘山重水复疑无路’了,但解放后的一切新事物使我眼前一亮,看到了‘柳暗花明又一村’,减租退压、清匪反霸、土地改革等各项改革我都拥护,对我这个民主人士冲击不大,可以接受,可惜的是我那上万卷书籍被毁了,是无价之宝啊!”
父亲的晚年,在极左路线的“反右”、“大跃进”等等运动中遭受了不必要的冲击处理,走完了坎坎坷坷的人生道路,死于大饥荒的年代。父亲去世后,云南省博物馆曾派员到陆良向文教部门询访“俞荣萱老先生”,知道他已与世长辞后叹息道:“俞老先生是我省古典文学的名家,省博物馆很需要他,太可惜了!”。
   八十年代,祖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,父亲虽己早逝,但得到了政府的平反。如他在天之灵能够得知、能够看到今日的中国之复兴,子孙后代安居乐业、各得其所,社会和谐共处、欣欣向荣,一定会含笑九泉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俞承尧  俞淑儒  俞季儒  俞承武供稿  俞智英整理)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8187233368 传真: 邮箱:2537396868#qq.com
地址:云南陆良鑫城国际 邮编:6556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陆良网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